Smart Computational Imaging (SCI) Lab
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团队风采

团队风采

副标题

他们发表SCI/EI论文40篇,其中7篇被评选为期刊封面文章;
他们的研究成果被瑞士工程院院士评价:“引领数字条纹投影轮廓术走入实时三维测量相关应用领域”;
他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多次受央视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他们是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获得者:“光影感知——快速三维传感技术助推第四次工业革命”团队。
2021-11-20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我校取得了5金9银的优异成绩金奖数、获奖总数再创新高。
2021-11-19
10月12日-1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南昌大学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齐聚英雄城南昌切磋创新创业成果。经过各赛道的激烈角逐,我校参赛项目从228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5金9银,金奖数、获奖总数均为历史新高,再次刷新历届最好成绩!
2021-11-01
China’s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unveiled a lens-free digital holography microscope “CyteLive” that can achieve high precision and a large field of view at the same time.
2019-11-15
个人风采

个人风采

副标题

Enjoy the latest news from the World of Optics Optics Outreach Blooms Again in Pakistan ICO Prize to Nanoscale Light-Matter Interactions ICO/IUPAP Young Scientist Prize in Optics 2022 Galileo ...
2023-03-16
近日,中国科协公布了第八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本届共有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29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选(不包含特殊科技领域入选者)。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邓文翔,化学与化工学院丁亚军、于琼、肖磊,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胡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徐俊强等6位青年教师入选。截至目前,我校共有31名青年教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中国科协2015年实施的一项国家级...
2023-03-09
2022年恰逢《红外与激光工程》创刊50周年,2023年1月10日晚,《红外与激光工程》第十七届编委会第四次会议在线上召开,大会颁发了“特别贡献奖”、“突出贡献奖”、“优秀编委”、“优秀审稿人”和“优秀论文”五个奖项。我实验室左超教授荣获《红外与激光工程》创刊50周年突出贡献奖;左超教授、陈钱教授共同撰写的论文《计算光学成像:何来,何处,何去,何从?》荣获《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2022...
2023-01-20
中国激光杂志社第三届青年编辑委员会第一批名单公布,我实验室左超教授当选第三届青年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永焘教授与冯世杰副教授当选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第三届青年编辑委员会委员。祝贺以上三位老师!报道全文如下: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辑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年编委会)成立于2017年8月,至今已吸引二百多名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加入。自成立以来,青年编委会凝聚光学青年力量,为中国光学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青年编...
2023-01-20
研究亮点

研究亮点

副标题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y),顾名思义,是通过光学手段将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的光学仪器。如今,光学显微镜已发展成为许多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工业检测、医学等领域,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早在三...
2023-03-23
15.03.2023 - New approach for solving problems in cell biology, cancer research, developmental biology and neuroscience.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SIM),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uper-...
2023-03-16
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研究亚细胞尺度的精细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变化过程对了解细胞命运决定机制、揭示生命现象本质以及探索重大疾病机理等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术[1](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STED)、结构光照明显微术[2](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SIM)、单分子定位显微术[3,4](phot...
2023-03-16
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研究亚细胞尺度的精细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变化过程对了解细胞命运决定机制、揭示生命现象本质以及探索重大疾病机理等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术[1](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STED)、结构光照明显微术[2](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SIM)、单分子定位显微术[3,4](phot...
2023-03-14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副标题

人工智能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改变了什么,以及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7月24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左超副教授应邀来到我校,为2022级高一新生开设题为《何为,何用,何处,何去,何从》的讲座。讲座由副校长、高一年级部主任周强主持。左教授从“何为、何用、何处、何去、何从”5个维度为大家科普了“计算光学成像”这一新兴交叉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
2022-07-25
7月24日上午9:30,我校高一学生在体艺馆认真聆听了南京理工大学左超教授的精彩科普讲座。左超教授深入浅出,将深奥的专业术语和生动有趣的现实有机融合,使大家获益匪浅。左超教授的科普讲座题为《计算光学成像:何为,何用,何处,何去,何从》。左教授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人类既然有眼睛,为什么还要发明许多类似人眼功能的成像装置。然后从“何为”“何用”“何处”“何去”“何从”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计算光学成...
2022-07-24
清华大学研究生 “学术之路”系列学术论坛活动以 “探究学术前沿,激发学术兴趣,提升学术能力,启迪学术人生”为口号,通过讲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邀请中青年教师和优秀朋辈与清华学子面对面,打造专家学者与清华学子充分交流的广阔平台,以更好地满足研究生学术需求、提升研究生学术素质,从而营造清华大学良好的研究生学术氛围。本次“学术之路”,我们邀请到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2-07-18
12月16日,南京理工大学左超教授及其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团队一行10人来我司参观调研,江南永新总经理林广靠、研究院院长姚晨热情接待。
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