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Computational Imaging (SCI) Lab
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天气信息
文章分类

文章分类

副标题

会员登录
登录
现在文章

——— 南京理工大学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江苏省,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其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历经六十余载,学校现已建成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等多学科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21软科排名全国...

目标:入选者应具有超强科研能力,4-5年博士毕业,培养成综合能力比肩同领域国际一流大学(MIT,UC Berkeley,Stanford,Caltech,UCLA……)

2020年11月16日,“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位于南京市建邺高新区的办公地点正式启用。    “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是南京理工大学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平台、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南京市建邺高新区、南京锆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开放型、国际化新型研发机构,是对南京市“两落地,一融合”的快速响应和践行。研究院以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搭建技术研...

高效合成孔径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技术助力数字病理系统小型化与智能化Efficient Synthetic Aperture for Phaseless Fourier Ptychographic Microscopy with Hybrid Coherent and Incoherent Illumination本期导读高通量成像在许多生物医学应用中至关重要,尤其在病理诊断领域,高通量成像提供...

我校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取得佳绩3月19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全国终审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落下帷幕。本届大赛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理工大学、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承办。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吸引3011所院校、142.4万名大学生参赛,申报创新创业项目33万个,同期活动参与超300...

我实验室所提的“如何突破时-空极限实现超快超分辨成像?”入选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最新发2023年度5个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祝贺!全文报道如下: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前瞻研判,引领原创性科研攻关,打造学术创新高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按照《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征集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的通知》 (科协办函创字[2023]8号)文件要求,中国光学工程学会面向国内外科技组织和科技工作者,...

“团结、献身、求是、创新” 是一代代南理工人始终谨记的八字校风栉风沐雨七十载南理工人在校风引领下不断谱写出动人华章 在学校70周年华诞来临之际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我眼中的南理工校风”讲述活动四位校风讲述人四段悠悠校风故事凝聚团结力量,追求献身境界秉持求是态度,探索创新道路在奋斗中汲取前进力量在实干中赓续校风精神★ 南理工校风 ★团结校风讲述人:自动化学院本科生辅导员韩啸“团结”,是包容,是协...

近日,来自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中电集团第五十三研究所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发了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迭代超分辨率网络来重建高分辨率红外光纤束图像。在交替迭代数据保真项和先验正则项两个子问题的约束下,从原始图像数据中解耦并挖掘出更多场景的本质信息,有效“复原”红外光纤传像系统所丢失的空间分辨率。在超分辨率重建的基础上,针对实际...

过去一年,学校围绕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做到“四个牢记”、实现“四个确保”,团结一致、开拓创新,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为进一步帮助2020级本科生了解学科特点与研究方向,引导本科生将基础知识与前沿问题相结合,2023年3月22日下午,在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柏连发教授与张毅副教授带领下,2020级本科生走进我实验室,上了一节方式独特的基础前沿课,切实感受了光学工程学科的奥秘与魅力。活动当天,本科生分为2组,每组15人左右,以滚动学习模式同步进行。我实验室高度重视,由负责老师与研究生代表组成讲解团队,针对实验...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与国际著名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平台iCANX合作,面向全国光学、光学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的在读博士生,举办“2023年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本项赛事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主题活动之一,同时也是“Light Conference Week”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鼓励加强学术交流,分享科研成果及碰撞创新思想。鲁苏...

2月21日上午,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举办的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属高校科技成果发布周活动(以下简称“发布周活动”)正式启动。此次发布周活动从2月21日持续到24日,在此期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7所工信部直属高校分别举行了技术能力和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其中我实验室博士后尹维代表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

光强传输方程(transport of intensity equation, TIE)是一个二阶椭圆偏微分方程,其阐明了沿着光轴方向上光强度的变化量与光轴垂直的平面上光波的相位的定量关系。通过求解光强传输方程,仅需测量待测光波场在不同传输距离上的光强分布即可以定量地恢复出相位信息,且不需要借助干涉或额外的参考光。近年来,光强传输方程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与关注,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在自...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迈着坚实的步伐,我们走过了奋发有为的2022年;满怀憧憬与希望,我们喜迎2023年。值此辞旧迎新之时,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SCILab)向各位领导、老师、同学、校友和关心实验室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最亲切的问候、诚挚的感谢和最衷心的祝福。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兔”飞猛进,大展宏“兔”! 来自SCILabers的新年祝福,请查收!

踔厉奋发同创佳绩,踵事增华共谱新章。2022年1月15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2年度总结暨表彰大会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隆重召开。实验室全体成员及部分毕业生、研究院全体员工以及产业合作方的企业方代表等100余人出席会议。大会由实验室博士后范瑶主持。会议伊始,全...

2023年1月12日,中国科协公布了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名单,729人入选(不包含特殊科技领域人选),由中国科协创新融合学会联合体推荐的我实验室青年科技工作者胡岩副教授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是中国科协于2015年启动实施的一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择优支持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或学会联合体具体实施,旨在打造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该项目大力扶持在关键共性技术、前...

“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创办于2021年,由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简称Light,网址:http://www.nature.com/lsa),iCANX,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办。该项赛事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主题活动之一,同时也是“Light Conference Week”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赛...

2022年12月24日,2022年度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线上召开,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龚旗煌院士主持。我实验室博士生卢林芃获“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这也是本实验室走出的第五个王大珩光学奖(此前我实验室左超教授、孙佳嵩副教授、博士生范瑶、博士生钱佳铭分别荣获该奖项)。卢林芃,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光学工程专业2018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显微成像技术。科研方面,卢林芃主要进行非干涉...

2022年12月10日下午,江苏省光学学会九届二次理事会暨2022年度江苏省光学学会学术年会在南京顺利召开。根据新冠疫情防控要求,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举行。江苏省科协学会学术部岳智顺部长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理事长王振林、副理事长陈钱、金小平、查家明、王著元、王钦华、吴泉英、陈国庆及各常务理事、第八届江苏省光学学会青年光学科技奖获奖人员等人参加了本次会议。监事会全体成员列席了会议。会...

    由中国光学学会(COS)和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联合主办,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南通创新区、南通科技局联合承办的2022年亚洲光电子会议(Photonics Asia 2022)于2022年11月27-29日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共设立15个专题,围绕光学及光学工程领域近100个研究方向进行了共同探讨,线上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超过4万人。11月27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