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Computational Imaging (SCI) Lab
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天气信息
文章分类

文章分类

副标题

会员登录
登录
文章列表

4月29日,“青春之歌——全国大学生创新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我校“光影流转—亿像素红外智能计算成像的开拓者”项目参展。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高政等领导嘉宾及部分高校师生代表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吴岩强调,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十年磨一剑,已经成为百国千校千万人参与的全球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为世界青年搭建了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舞台,为世界高等教育...

4月29日,“青春之歌——全国大学生创新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我校“光影流转—亿像素红外智能计算成像的开拓者”项目参展。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高政等领导嘉宾及部分高校师生代表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吴岩强调,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十年磨一剑,已经成为百国千校千万人参与的全球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为世界青年搭建了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舞台,为世界高等教育...

抬头仰望这片辽阔的天空,你是否也曾感到胸中涌动的浩瀚与激荡?在学习科研与生活的巨浪里,我们常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向前。然而真正的成长并非“随波逐流”,而在于能否在喧嚣中守住片刻宁静,在混沌中捕捉那份属于自己的“心流”。今天,左超教授想和大家聊聊如何从“随波逐流”走向“随心而流”。

光学相位测量技术,如干涉测量、数字全息、电子散斑干涉、条纹投影轮廓术等,因非接触、高分辨、高速和全场自动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机器视觉、生物医学、纳米结构表征等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领域[1-5]。该技术通过相干光干涉叠加或者非相干投影的方式在物体表面生成周期性的结构条纹,从而使得待测物体的相关物理量(如面形、位移、应变、粗糙度、缺陷尺寸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采集条纹图案的相位之中,因...

光学扫描全息术(OSH)具有无接触测量、多波段兼容、硬件复杂度低、抗散射介质干扰及轻便探测架构(无需复杂探测器阵列)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工业无损检测、遥感等探测资源受限场景。传统OSH干涉光路的高敏感、光外差/相移的时空带宽受限使其测量信噪比受环境干扰效应显著,带来的相移误差和多层信息间的串扰使得该方法在多层样品的快速测量应用受到巨大挑战。鉴于此,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

南京理工大学诚邀全球优秀青年申请2025年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卓越工程师项目,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位。

本项目由中国教育部设立,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培养,依托我校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以“1+1+1”培养路径、“中文+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及“四个零距离”协同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备工程能力、科研素养与跨文化沟通力的国际卓越工程师。

2025年4月9-11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25年全国学术大会作为生命科学领域举办的大规模学术交流盛会,在珠海汇聚10余位原始、2500余位科研先锋与126家展商。31个分会场与7场卫星会议中,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类器官研究等前沿议题紧密交织,全面展示了当前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与发展趋势。

2025年4月12日,由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iCANX Association(国际科学家联合会)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光学学会、安徽省光学学会、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南京理工大学SPIE/OPTICA学生分会共同承办的“Light博士生学术联赛”鲁苏皖赛区赛事在南京理工大学科技会堂正式拉开帷幕。2025年...

宁波市病理中心主任张哲、转化病理科主任张金以及江丰生物副总经理桂坤热情接待了我们团队,并带领我们参观了病理中心的全流程工作环境。首先,团队参观了病理切片制作的全过程,包括取材、包埋、切片和染色等关键步骤。每一步都体现了病理技术的精细与严谨,为后续诊断提供了高质量的样本支持。对肿瘤样本进行取材工作人员在进行分类、包埋块切片及染色随后,大家进入扫描室,这里整齐排列着江丰生物与我实验室团队合作研发...

2025年3月28日至30日,第二十届中国光学十大进展高峰论坛于上海嘉定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激光杂志社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激光空间信息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等11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协办。大会共设置九大专题及一个特色专题,吸引了国内数百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光学领域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2025中国光学十大进展高峰论坛大会现场2025中国光学十大进展高峰论坛专家合影左超教授作《Comp...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陈钱、左超教授研究团队在无透镜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针对传统无透镜成像技术中“掩模固定不变、成像灵活度不足、系统参数难以自适应”等瓶颈,团队创新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掩模”的极简光学成像技术——可编程菲涅尔波带孔径(Fresnel Zone Aperture,FZA)无透镜成像方法。建立了无透镜成像系统空间域精确采样匹配的最优参数准则,结合FZA的偏移点扩散函数调制与频域叠...

近日,2025年德国iF设计奖评选结果揭晓,由我校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陈钱、左超教授团队研制,并由我校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孵化企业——锆石光电产业化的ZIRCON LF-100细胞成像分析仪荣获iF产品设计奖。该奖项自1953年创立以来,与红点奖、IDEA奖并称为世界三大工业设计权威奖项。本届评选共有来自66个国家的近11,000件作品参赛,ZIRCON LF-100凭借其在工业设计与创新技...

SCILab 官方公众号
SCILab 官方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