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Computational Imaging (SCI) Lab
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天气信息
文章分类

文章分类

副标题

会员登录
登录
个人风采

Enjoy the latest news from the World of Optics Optics Outreach Blooms Again in Pakistan ICO Prize to Nanoscale Light-Matter Interactions ICO/IUPAP Young Scientist Prize in Optics 2022 Galileo ...

近日,中国科协公布了第八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本届共有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29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选(不包含特殊科技领域入选者)。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邓文翔,化学与化工学院丁亚军、于琼、肖磊,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胡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徐俊强等6位青年教师入选。截至目前,我校共有31名青年教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中国科协2015年实施的一项国家级...

2022年恰逢《红外与激光工程》创刊50周年,2023年1月10日晚,《红外与激光工程》第十七届编委会第四次会议在线上召开,大会颁发了“特别贡献奖”、“突出贡献奖”、“优秀编委”、“优秀审稿人”和“优秀论文”五个奖项。我实验室左超教授荣获《红外与激光工程》创刊50周年突出贡献奖;左超教授、陈钱教授共同撰写的论文《计算光学成像:何来,何处,何去,何从?》荣获《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2022...

中国激光杂志社第三届青年编辑委员会第一批名单公布,我实验室左超教授当选第三届青年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永焘教授与冯世杰副教授当选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第三届青年编辑委员会委员。祝贺以上三位老师!报道全文如下: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辑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年编委会)成立于2017年8月,至今已吸引二百多名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加入。自成立以来,青年编委会凝聚光学青年力量,为中国光学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青年编...

2023年1月6日,中国激光杂志社2022年度播光人奖正式公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邵晓鹏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李志远教授、南开大学刘伟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吴栋副教授等10人,因本年度在中国激光杂志社光学新媒体为光学知识传播作出突出贡献,荣获本年度播光人奖。获奖者将获得由光电汇提供的杭州亚运会纪念章一份。中国激光杂志社播光人奖已连续举办三年,先后评选出30位“播光人”,以感谢他们在中国激光新媒体交流...

最新消息,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于近日公布了2023年新选Fellows名单,来自全球各国的83位专家当选。他们是在光学、光子学和成像等多学科领域做出重大科学和技术贡献的杰出成员。在这份名单中,我们看到8位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祝贺他们!2023 SPIE新选Fellows名单如下:Katherine Andriole,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Br...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盛世,重任在肩,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电光学院始终坚持发挥榜样的力量,以点带面,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同学,他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将先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各自所处的专业领域闪闪发光。团结,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到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他带领来自电光、经管、设传等学...

WASHINGTON —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Optica (formerly OSA), Advancing Optics and Photonics Worldwide, recently elected 109 members from 24 countries to the Society’s 2023 Fellow Class. Optica Fello

金秋10月,由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发起、联合国“国际光日”冠名、iCANX联合主办的顶尖光学青年科学家选拔赛事-2022 Rising Stars of Light(2022全球光学未来之星)-在激烈的比拼中落下了帷幕。在虚拟现实场景下,“教授&博士后”与“在读博士生”两个赛道共十二名顶尖青年科学家同台竞技(【“在读博士生赛道总决赛”直播回放】【“教授&博...

学生报告竞赛获奖名单2022计算光学测量及其教育国际研讨会(COME 2022)学生报告竞赛于2022年6月24日18:00至22:00举行,22位选手经过近4个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以及优胜奖12名。以下为获奖者名单:★ 一等奖 ★王浩然四川大学张润南南京理工大学★ 二等奖 ★杨栋宇中国科学院大学束业峰南京理工大学郑传建北京理工大学周易非华南理工大学★ ...

近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单位联合开展的2021江苏青年科技创新“U35攀峰”系列寻访活动落下帷幕。经线上申报、资格审查、初选网评、项目核查、终选评审及综合评估等环节,本次活动一共寻访产生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等多个领域的98名获评(提名)人选。我校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左超获评“U35攀峰”人选,机械工程学院在站博士后...

不久前,全国“两红两优”光荣榜揭晓。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2018级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卢林芃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这位95后的小姑娘,是“科研达人”,由她和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创造了中国人自己的新一代显微镜;她也是“手绘追梦人”,网络拥有70多万粉丝。今天(6月12日)的《奋斗者 正青春》让我们一起去认识理工妹子卢林芃。    “我高中是理科的,选大学的时候就觉得南京...

SPIE awarded $293,000 in optics and photonics education scholarships to 78 outstanding SPIE Student Members, based on their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optics and photonics, or a related discipline.

Fan holds four patents related to microscopy, and she has won several awards in recognition of her work. She has also served as first author of numerous papers and has contributed to many more.

近日,全国“两红两优”光荣榜揭晓。电光学院2018级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卢林芃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是共青团中央授予团员青年的最高荣誉,对于卢林芃而言,“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是对她过去所有努力的肯定,同时也是激励她继续不骄不惧、敢闯敢创的动力。砥砺奋进,做新时代红色电子工程师对卢林芃来说,每日与课题组老师、同学们探讨学术知识、课题研究是她科研生涯的缩影。...

敲开左超的办公室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个子高高、戴一副眼镜的年轻小伙子。他发完手中的邮件,连连道歉说:“稍等一会儿,最近实在有些忙。”的确,1987年出生的左超在经历了四年本科和五年研究生教育之后,成为了电光学院一名年轻的副教授,是该院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的领头人。他几乎每天都待在实验室和办公室,处理着科研相关的工作。

在南理工,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挥洒汗水,开拓进取他们坚定理想,追求卓越他们在刻苦努力中增长智慧才干他们在创新奋斗中成就青春梦想他们是南理学子的青春榜样他们就是南京理工大学2021年“校长奖章”获得者 南京理工大学 “校长奖章”是学校评选的学生先进个人最高荣誉它是拼搏奋斗的见证它是激扬梦想的褒奖想知道“校长奖章”获得者们有着怎样的风采吗?快来跟随官微菌一起看一看吧!本科生“校长奖章”获得者研究生“...

百年光辉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牢记使命,献身奋斗在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有三位优秀党员分享了三段不懈奋斗的先进事迹今天,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01 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中彰显工作成效——理学院教师张军作为一名教师党员他秉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务工作的积极热爱探索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规律勤于实践,善于创新在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发展中彰显出显著的工作成效...

范瑶,女,汉族,中共党员,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光学工程专业 2017 级博士研究生。她学习刻苦努力,连续四年名列年级第一。科研上她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致力于研发新型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10 篇,其中 SCI 期刊论文 4 篇,SCI 检索会议 5 篇,EI 中心核心论文 1 篇;申请发明专利 4 项,包括中国发明专利 3 项,国际专利(PCT)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