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Computational Imaging (SCI) Lab
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文章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智汇科研,AI 同行”分享交流会圆满举行

86
发表时间:2024-12-12 21:36

2024年,深度学习相关技术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与诺贝尔化学奖,这一重要里程碑彰显了AI工具,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已深入渗透到科研、生活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ChatGPT和众多新兴AI应用的涌现,为科研、工程仪器研制以及生产生活的全面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此背景下,我实验室以“智汇科研,AI 同行”为主题,举办了 AI 辅助科研分享交流会。本次活动聚焦于挖掘能助力科研、激发创新并提升效率的 AI 工具,旨在为研究生们搭建交流平台,探索如何借助这些前沿工具孕育更多创新成果,推动学习和科研迈向新高度。下午 14 时,交流活动在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一楼多功能厅正式拉开帷幕。活动由实验室博士后范瑶主持,特邀实验室博士后卢林芃、硕士生周刘窈、张茂贤以及博士生束业峰四位主讲人进行分享交流。

微信图片_20241212185630(1).jpg

实验室博士后范瑶主持此次活动


四位主讲人对AI 工具在科研流程中的创新应用进行了深入分享。博士后卢林芃展示了涵盖多领域的前沿 AI 工具,如 Kimi Chat 对论文创作的助力,Midjourney 对图像处理流程的简化等,并分享了 AI 工具网站,以助力科研与工作创新提效。硕士生周刘窈结合图例、视频与文字,分享了使用 AI 软件的经验,包括识破 AI 问题、精准获取答案、提供案例及反馈方法,同时强调了科研中 AI 的局限与风险,鼓励大家进行批判性思维和讨论探索。硕士生张茂贤剖析了 ChatGPT、GitHub Copilot 等编程工具,对比了代码效果精度,梳理了成本,并针对网页端 AI 的局限提出了集成到 IDE 的方案,强调了 AI 与人类协作对编程发展的助力。博士生束业峰聚焦 “GPTs: customize your Personal AI assistant”,介绍了 GPTs 特定场景定制化的强大功能,并演示创建了 “SCILab 实验室日常管理小助手”,助力实验室条例查询解答,同时还分享了 GPTs 商店十大热门应用中的学术类 GPTs,为学术与教育领域借助 AI 增效提供了新思路,引发了参会者的热烈讨论与思考。

分享人(1).jpg

四位主讲人深入分享AI 工具在科研流程中的创新应用(从左至右依次为卢林芃、周刘窈、张茂贤、束业峰)


在互动环节,参会同学就AI 工具的使用细节、适用范围及潜在挑战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四位分享者耐心地一一解答,并与大家共同展望了 AI 与科研融合的未来蓝图。

c97678d65d4f74f631919da04d2900d4_origin(1).jpg

活动现场分享者与参会同学热烈讨论交流

实验室留学生Ahmad Muhammad同学提出了两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一是 AI 和人类谁更聪明;二是人工智能的进步是否意味着创造力和创新的消亡。左超老师对Ahmad Muhammad同学的积极思考和提问表示赞赏,并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左超老师指出,AI 虽具有强大功能,但人类智慧的独特性不可替代。AI 能够大幅提升效率,在数据处理、重复性劳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然而在创新性思维、情感感知以及对复杂情境的综合判断等方面,人类仍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左超老师为大家推荐了诸多功能丰富的科研 AI 工具,强调 AI 作为科研助手,能帮助我们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将精力集中在更具创新性的工作上。

DSC04880(3).jpg

左超老师与同学们深入探讨AI的智慧是否可以超过人类、AI存在的意义等话题


本次分享交流会不仅为实验室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更激发了大家对AI 辅助科研的热情与探索激情。参会同学纷纷表示,将积极借鉴分享者的经验,巧妙运用 AI 工具,提升科研效能,为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展望未来,实验室将持续举办此类活动,促进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助力科研工作在 AI 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进,结出更为丰硕的创新成果。

9c89769f6e1736f4757e20a7d496d802_origin(1).jpg

活动合影

图文 | 范瑶
复审 | 左超
终审 | 徐峰

SCILab 官方公众号
SCILab 官方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