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博士后与青年教师招生招聘 | 南理工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168
发表时间:2024-12-11 15:07 一、南京理工大学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数学、一般社会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11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2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6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博士后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4000余名,留学生700余名。 【一流的校园环境】学校立足南京、面向江苏,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发展布局。本部校园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毗邻钟山风景名胜区,人文荟萃,交通便利,地铁通达,高速环绕,可在十五分钟内抵达南京南站等交通枢纽。学校和平园内水杉树挺拔、二月兰繁茂,校园春景全国闻名。 【一流的科研平台】学校不断加大对科研平台和团队的投入力度,在先进发射、高效毁伤、光电信息、导航制导、先进材料等领域代表着国家水平,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70余个。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十三五”期间,实现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大奖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全覆盖,为海内外优秀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发展平台。 【一流的生源质量】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4000余名,留学生700余名,本科生均来自省内外重点高中。70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20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6人当选两院院士。南理工莘莘学子踏实勤奋、求实上进,摘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等多项荣誉,在求知探索、报效祖国的道路上,更加期待您来栽培。 【一流的人才服务】学校拥有热情周到的人才专员,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周转住房。与南京市玄武区建立基础教育联盟,拥有附属幼儿园、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协助解决子女入学,让您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我们注重倾听您的建议,在意您的心声,并以此为导向和目标,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工作,一切只源于我们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爱惜人才! 二、实验室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SCILab:www.scilaboratory.com)依托于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第五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入选ESI千分之一学科(工程学)/ESI百分之一学科(物理学),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第五),隶属于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带头人、长江学者陈钱教授(现任中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领衔的“光谱成像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与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实验室致力于研发新一代计算成像和传感技术,在国家重大需求牵引及重点项目支持下开展新型光学成像的机理探索、工程实践以及先进仪器的研制工作,并开拓其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前沿应用。通过将前端光学调控与后端信息处理有机结合,将不可见信息变为可见,突破传统成像系统中的诸多瓶颈限制,获得超越人类视觉特性与传统成像机制的高通量时空分辨力和高灵敏多维感知力。在非干涉定量相位显微成像、高速结构光投影三维成像、远场被动红外超分辨成像、超分辨多维显微成像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实验室负责人左超教授: 左超,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卓越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SCILab: www.scilaboratory.com)学术带头人、南京理工大学智能计算成像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为计算光学成像与光信息处理技术。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40余篇被选作Light、Optica等期刊封面论文,2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论文被引超过18000次。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光学学会/英国物理学会会士(SPIE/Optica/IOP Fellow),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欧洲物理学会菲涅耳奖(EPS-QEOD Fresnel Prize)、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UPAP-ICO)光学青年科学家奖、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项。现为PhotoniX、Optics Letters、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ational Imaging等期刊编辑。指导研究生6人次获全国光学工程优秀博士论文/提名,5人次获得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10人次入围Light全国光学博士生学术竞赛全国百强,获 “挑战杯”、“创青春”、“研电赛”等全国金奖十余次,“互联网+”全国总冠军。 实验室详细信息请点击:https://www.scilaboratory.com/ 三、教师招聘类型和相关待遇 1. 紫金特聘教授 1.1 要求
1.2 待遇
2. 紫金青年学者 2.1要求
2.2 待遇
3. 优秀青年师资 3.1 要求
3.2 待遇
4. 博士后 4.1 要求
4.2 待遇
教师招聘详细信息请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5XVA_03fTk8DBkduCKWuzQ 四、博士招生要求和相关待遇 1. 要求
2. 待遇
博士招生详细信息请点击:https://scilaboratory.com/h-nd-576.html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左超] 应聘博士后/教师者请将详细的个人简历,含学习、工作和科研经历,主要科研成果(如论文论著、成果证书或奖励)以PDF格式发送至上述邮箱,并注明“姓名-博士后/教师”字样,初选合格者将通知面试。 申请博士者请扫描并填写下方链接中“SCILab博士研究生申请表”并准备相应材料,于12月14日前发送至上述邮箱,并注明“姓名-博士生”字样。 图文 | 范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