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实验室成员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中取得佳绩147
5月28日,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学生联合会、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八届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选拔赛决赛在常州大学落下帷幕。我实验室在主体赛赛道斩获特等奖1项,在“黑科技”专项赛中斩获 “恒星级”(一等奖)1项。
快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获奖团队!
主体赛特等奖项目 项目名称:面向活细胞无标记三维成像的新型智能计算光学显微镜 团队成员:张雨、熊婷香、刘李昭璇、汤涵词、郑钧颢、王荣瑞 指导教师:左超、范瑶 负责单位:电光学院 图1 “面向活细胞无标记三维成像的新型智能计算光学显微镜”团队成员与电光院团委领导合影 项目介绍: “面向活细胞无标记三维成像的新型智能计算光学显微镜”项目是针对细胞研究和生物医药领域对活细胞长时间观察的迫切需求所研发的一款计算光学显微镜。其基于“计算光学成像”这一全新概念,摒弃了传统光学显微镜“所见即所得”的成像模式,突破了传统显微镜的诸多成像极限。该显微镜在进行成像时不需要对样本进行任何染色标记,可以以无标记的方式实现对活细胞的长时程无损观测,可以清晰地展示活细胞最真实、最原始的信息。并且该显微镜在同一系统中了集成明场、暗场、莱茵伯格、差分相衬、定量相位、数字相差六种成像模式,突破了传统显微系统的“二维定性”观察结果,实现了对活细胞的“三维定量”检测。此外,该显微镜还能够实现六大显微成像模式的一键切换,大大减少了传统成像方式更换显微镜时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在拓展显微镜信息维度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操作人员在观察活细胞时获取样本信息的效率。此外,显微镜的整机大小仅为传统显微镜的1/2-1/3,能够直接放入细胞培养箱内,在稳定的环境中对活细胞进行图像采集、分析和处理。 图2 面向活细胞无标记三维成像的新型智能计算光学显微镜实物图 图3 最优化照明调制实现达非相干衍射极限分辨率的定量相位成像 “黑科技”专项赛“恒星级”(一等奖)项目
团队成员:刘家驿、李捷姝、高杨、梁世杰、李航、方优松、李婉婷、朱亚辉、刘腾、程冬晴 指导教师:封婷、马海钢 负责单位:电光学院 图4 “听‘骨’辨形:基于光声原理的骨质疏松无创诊断技术”项目团队成员与电光院团委领导合影 项目介绍: 针对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但检测率低的现状,“听‘骨’辨形:基于光声原理的骨质疏松无创诊断技术”项目研发了一款光声双模态骨检测仪,该仪器基于光声原理,利用脉冲光激发骨组织产生的超声信号实现体内骨检测,该技术结合了声学深穿透以及光学高精度的优势,能够同时实现对骨微结构及骨代谢相关生化成分信息的双重在体评估。通过骨检测仪多波长光声(PA)和超声(US)双模态测量人体跟骨,结合光声谱快速分析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无创、无辐射、高精度、快速的骨质疏松检测,为骨质疏松疾病的筛查和诊断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图5 光声双模态骨检测仪
颁奖现场 图6 “挑战杯”主体赛省特等奖颁奖现场 图7 “黑科技”专项赛颁奖现场 图8 我实验室获奖团队与电光学院团委领导合影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和导向性的大学生科创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七届。竞赛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推动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SCILab成立至今,我实验室的每一位SCILaber始终坚持以家国情怀为指引,秉承挑战杯的精神,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和素质。本次我实验室成员荣获“挑战杯”江苏省主体赛特等奖和“黑科技”专项赛一等奖,是对我实验室一直以来致力于创新创业、追求卓越、助力精密光学仪器国产化的认可和肯定,更是对我们实验室师生不懈努力的鼓励和支持。未来,我实验室将继续秉承“引领计算光学成像国际学术前沿,催生精密光学仪器产业技术变革”的愿景,不断探索和突破,为中国在计算光学成像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卓越人才的新一代科技创新人才,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来源|SCILab 文字|张雨、高杨、孙菲 图片|张雨、高杨 排版 | 孙菲 复审 | 左超 终审 | 徐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