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先青年】师说 | 左超: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划过历史星河,镌刻人生印记363
几年来,南京南站的候车站台见证了一个变化,从前总是孤零零地乘坐零点从南京发往北京的D710次列车,抱着成摞材料、拖着大小设备的年轻人不再孤单了,他的身边逐渐多了一个、两个、三个更加年轻的人,这些年轻人澎湃的朝气消却了单人独行的寂寞。铁路上,列车虽依旧通宵达旦地飞驶于夜色中,车窗外,灯火虽依旧如流星般飞舞于夜幕中,但车厢里,年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簇拥起来,围在一起,为寡淡的旅程平添了几分盎然的意趣。 这些年轻人是左超和“智能计算光电成像”团队的同学们。过去的十年中,传统光学成像技术受器件工艺与物理极限制约,已面临发展瓶颈,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光学成像注入了新的生命,计算成像应运而生,悄无声息中颠覆了人类与机器感知客观世界的方式。从所见即所得的一一映射到对高维光场的耦合编码与计算重构,左超坚信,“计算光学成像”将是未来先进成像的发展方向。 但探索的进展并非一切顺利,人员不断更迭,项目不断加压,时间看起来总是充斥着无尽的紧迫感。顶着科研教学与工程项目的多重压力,左超总是选择一趟深夜从南京发车、清晨抵达北京的列车,一个人打包大小项目汇报材料赶往北京。 变化始于2018年,刚读研究生王博文接手“孔径编码计算成像”项目后,科研有了助手,旅途有了伙伴,王博文和左超一起穿梭于智能计算成像的流转光影之中,往返于南京与北京的黑夜与黎明之间,“以前都是我一个人抱着材料去北京,现在有博文和各位同学一起,慢慢产生了一种以苦为乐的感觉。”谈及这一段故事,左超说道。 先进前沿的技术加上踏实务实的学生,让左超决心用“光影流转——亿像素红外智能成像的开拓者”项目冲击2022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此前,三代南理工人扎根夜视成像领域,接续奋斗,形成了为“计算光电成像”提供全新理论体系的“光电成像学”与“光学信息论”,也为“亿像素红外智能成像的开拓者”项目提供了强硬基底。而今,团队的成员们继承了前辈的科研精神,通过五年的夜以继日,终将“红外计算成像”由理论变为现实——研制出全球首台基于计算成像原理的超高清红外热像仪,打破红外成像长达20年之久的“百万像素”分辨率禁锢,实现成像分辨率、探测灵敏度等核心指标上的革命性提升。 但创新创业项目要突破重围,单靠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在项目走出实验室大门后,左超发现,后方支援的力量“不止于他”,学院、学校不断跟进项目进展,打磨项目呈现效果,企业为项目提供最先进的硬件支持,研究院为项目的产业化提供孵化平台,整个江苏省的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都凝聚起来,共同为项目团队提供指导和出谋划策。 全员加入的攻势打破了长时间备赛的倦怠感,有技术上的支持,有人文上的关怀,左超和团队感受到一种来自社会各界的强大力量,“所有人的支持与关心让我们深感,我们不再是一个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的实验室团队,更是代表学院、代表学校乃至整个江苏省的团队。”左超说道,“这就像《七龙珠》里主角孙悟空的‘元气弹’,从科研一线到教育一线,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老师到校友,所有可能的力量都集结起来,共同汇聚成助力我们攻克万难的‘元气弹’,直指全国冠军争夺赛的舞台。” 各方的关心与支持也一步一步凝聚升华成为项目团队每一名成员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该项目从全球340万个项目中突出重围,获得全国总冠军,这也是江苏省高校首次在该项赛事上夺得最高荣誉。“而此刻的我也更加明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左超说道。 左超的学生说,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左超,那就是“在他面前,一切皆有可能”,而左超从飘风骤雨中驶向光明灿烂的求学之路印证了这句话。高中时期,他贪玩厌学,继而在高考中失利,自此,他成为了一名“三本生”。但既定的结果并未让左超一蹶不振,反而令他愈加坚信“天道酬勤,何时难为”。大学期间,他成绩一直保持专业第一,并考下十余个资格证书。2009年,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理工大学,并遇到了他科研道路上的“伯乐”—— 长江学者陈钱教授。 从初见陈钱教授那一刻起,左超就被他“做世界一流与国家急需科研”的大格局所深深影响,而刚加入陈钱教授团队的左超像一只漂浮于学海浪潮之间的“小虾米”,没有光鲜的学历背景,没有突出的科研成果,但陈钱教授却能够看到左超心里的那一股值得“放纵”的倔劲与值得“滋生”的韧劲,他总是鼓励左超“不以出身论英雄”。 教育的苦心不止于能力的提升。每一场全国总决赛,左超总会驻守在赛场后台,默默看着聚光灯下,自己的学生从容而自信地演绎着他们人生的高光时刻,“那是我一生难以忘却的幸福时刻!那时候的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代表学校、代表江苏省乃至我们国家当代最优秀的青年人,展现的是属于青年人的一种‘精气神’。”左超说道,“他们所经历的,也不再仅仅是一场比赛,因为从那以后,他们不再满足于自我功利性的职业规划与人生目标,而是向往能为我国实现高端光学仪器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与力量!” “所有光环都是身外之物,真正强大的要是自身。”左超说道,“有人曾经让我认‘南理工比不过国际顶尖名校’这个理,但我就是不认。我不认为南理工的学生就一定比国际顶尖名校的学生差。至少在我们实验室里,这大概率不成立,博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次‘互联网+’决赛中,他代表的南理工人就一路赛过了国内外顶尖名校,走上了最高的领奖台。” “划过历史星河,镌刻人生印记”的信念让左超一直着眼于更远的前方,去啃下更多的辛苦,朝着科学的最前沿更进一步,留下更深的脚印。“做科研是一件慢热的事,但坚持下来,会发现科研这条路上的风景无限好。”左超这么说,也这么做。 旁观者亦非时时皆清,“别人看我经常干科研到凌晨一两点,他们会觉得,左超似乎每天都苦哈哈的,这份工作也真是辛苦。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虽然一整天都对着电脑,经常工作到深夜,但我收获的是至高无上的快乐与满足感。”用汗水耕耘科研之路让左超更加深刻体会到居里夫人的箴言:“获取知识本身所获得的愉悦感就是对勤奋获取知识者最大的褒奖。” 每当一项科研工作经历辛苦之后终于有了些结果,可以稍事休息哼着小曲儿去吃饭的时候,是左超最快乐、最放松、感觉最棒的时刻,“也希望同学们不要把每天的学习工作科研当作是一件很乏味的事情,如果能真正找到人生的目标,纯粹地去实现目标,把学习、科研这件事情当成通向人生最终目标路途中美丽的风景线来看待,其实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妙。” 来源|为先青年 排版 | 孙菲 复审 | 左超 终审 | 徐峰
文章分类:
个人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