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Computational Imaging (SCI) Lab
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文章简介

【中国光学】启动报名 | 2023 Light博士生学术联赛

图片

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创办于2021年,由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简称Light,网址:http://www.nature.com/lsa),iCANX,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办。该项赛事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主题活动之一,同时也是“Light Conference Week”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赛事旨在鼓励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研究生加强学术交流,分享科研成果及碰撞创新思想。两季赛程的圆满落幕,全国博士生学术联赛这项赛事不仅吸引了光学与光学工程及交叉学科基础与应用科学领域内学生学者的广泛关注,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也获得了众多企业的全程支持,团结了海内外一众追光逐梦人,共同为中国光学发光发热。


结果回顾:2022年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比赛结果


2022比赛回放:https://wx.vzan.com/live/tvchat-1285151007?v=1663207736127


今日,我们再次吹响集结号, “2023年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报名正式启动!







比赛信息
联赛时间:2023.1--2023.9

主办单位: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iCANX,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组织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科院长春光机所Light学术出版中心、艾肯文化传媒

战略合作媒体:科学网、两江科技评论、iCANX艾瞰创新、iCAN大赛等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光学学会共同主办、与Springer Nature合作出版的中国第一本完全同行评议、完全开放获取的英文国际光学期刊。自创刊以来,均排在国际光学类期刊前4名(2015年以来连续8年排名第3)。最新影响因子20.257,在101种国际光学期刊中排名第3。期刊于2021年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2019年获中国科协等七部委联合支持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项目资助。
图片


2023赛季全国共分十大赛区,欢迎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相关研究以及交叉学科的博士研究生积极报名参加。

图片图片


赛区负责人简介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NjM5Njc2Mw==&mid=2247536842&idx=1&sn=1dec4e358a300cfd633413db3cacbc1a&chksm=fe614f7ec916c668263aba284bd052b5251e33d2ce3ffc3df4d1573a9afec851421c503e849d&mpshare=1&scene=1&srcid=0118XY63sTECjUDhp8m8eAy9&sharer_sharetime=1674015625672&sharer_shareid=762e547b71acce57298e7c20f9902c25&version=4.1.0.6011&platform=win#rd



比赛流程

第一阶段(2023.1.15--3.15):报名初选,选手通过线上公开报名。报名条件与提交资料见细则1(不建议去年比赛获奖选手再报名参赛);


第二阶段(2023.3.16--5.15):全国十大赛区根据报名情况进行组队,各赛区分别组织选拔赛选拔出本赛区的10名选手代表本赛区参加全国百强线上积分赛。具体工作流程与要求见细则2;


第三阶段(2023年5--7月):全国百强线上积分赛,共计十场,每个周日进行两场积分赛,每场每个赛区分别派一名代表参赛,各赛区选手参赛顺序由赛区负责人组织抽签决定,积分赛设有单场冠军、单场亚军以及单场优秀PPT奖。比赛评审规则见细则3,每场比赛单独积分,比赛积分规则见细则4;


第四阶段(2023年9月):各单场冠军和单场亚军累计20人于线下参加年度总决赛。同期将受邀参加Light Conference Week系列活动。年度总决赛设有特等奖1名(奖金1万元)、一等奖1名(奖金7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3000元)、三等奖6名(奖金2000元),优秀奖10名(奖金1000元)。优秀导师奖和优秀赛区组织奖等。具体的奖项设置见细则5。



光华之星赛道

图片


2023年,学术联赛联合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为光学成像领域专家、学者学生搭建交流平台,一同探索光学成像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通过开辟2023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光华之星赛道寻找光学成像与激光技术领域的明日之子。

参赛学生通过提交自己的研究成果,经由专家评审,通过初审的优胜者将受邀参与2023年Light学术联赛线下总决赛,现场答辩角逐出2023年度光华之星!

本赛道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含港澳台)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往届参加过Light学术联赛和本届拟报名Light学术联赛的同学均可报名参与。本赛道为单独赛道,不以赛区为单位组队参赛,比赛结果不计入联赛各赛区积分,选手无须根据单位所在赛区报名。

1、报名材料要求:
(1)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或未发表的研究方案、创新思路均可提交。
(2)本赛道以个人身份参赛,报名人必须为其提交成果的主要贡献者。
(3)提交材料需经所在单位及导师知情同意,内容不得涉密。
(4)在线提交材料为唯一报名渠道,其他渠道提交无效。

2时间安排:
(1)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3年5月30日
(2)初赛评审结果公布时间:2023年7月30日
(3)决赛巅峰对决颁奖时间:与学术联赛总决赛同期举行

3您将收获:

(1)丰厚奖品激励: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鼓励奖若干名

(2)顶尖课题挑战:有机会参与华为Camera领域世界级挑战的课题研究

(3)学术交流机会:可与知名教授、华为终端光学成像领域资深专家交流

(4)华为面试通道:本赛道优胜学生可直通华为天才少年面试计划



细则解读

细则1:报名须知

1、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含港澳台)的光学、光学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根据单位所在属地的赛区统一线上报名。

2、务必在2023年3月15日24点前在线提交如下报名资料:
(1)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单位、专业方向、个人简历(500字以内);
(2)项目信息:成果摘要300字以内、项目阶段和应用前景描述(1000字以内,可配1张图);
(3)高清商务半身近照一张;
(4)代表性文章1篇 ;
(5)导师推荐信(带签名) 。

3、资料经过组委会审核后方为有效报名,会通过邮件及时通知到报名人及其导师。

4、在线提交资料为唯一报名渠道,其他渠道提交无效。

细则2:分赛区工作流程
1全国划分为10个分赛区,各赛区设定一个主要负责人,分赛区负责人根据赛区情况自行设立和组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分赛区组委会。

2分赛区的主要工作职责:
(1)宣传和组织所辖地区的相关单位积极报名参赛;
(2)组织有效报名人员的第一轮资料筛选和组队,筛选的基本要求: 每支分赛区代表队包括至少10名有效报名人数,报名少于10人的赛区则自动取消资格; 分赛区比赛组织方根据人数多少自行筛选10人组成该分赛区的代表队; 组队完成后,务必于2023年5月15日前将分赛区的组队结果发给组委会;赛区比赛形式和要求应和积分赛以及总决赛尽量保持一致,例如要求选手答辩环节不提论文和获奖等内容,只单纯展示科研成果。

细则3:线上积分赛评审规则
1评分来自两个小组:专业评委(80%)+ 所有参赛学生(20%),其中,专业评委是加总取平均,学生评分则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之后取平均,两者按照权重进行计算得到该选手的最终得分;

2每位选手满分100分,主要从四个方面评价:创新性(30分), 完整性(30分), 应用前景(20分),表现力(20分);

3打分参考意见:中位数为80分,即认为一般的打分在70-80分之间,较差的70分以下,表现良好的则在80-90,表现优秀的可以90以上;

4、在当场比赛结束后每个人在线填写评分表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需要给所有人打分才是一份有效的评分表)。

细则4:线上积分赛积分方法
1、每场积分赛,各赛区通过参赛选手的名次获得积分。单场第1名积10分,第2名积8分,第3名积6分,第4名积5分,第5名积4分,第6名积3分,第7名和第8名积2分,第9名和第10名积1分,未正常完赛积0分;

2、按照每一场的积分累加确定赛区、队员、导师的积分名次。

细则5:奖项设置
1单场冠军、单场亚军:每场积分排名前两名的选手(奖金+证书);
2年度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奖金+证书);
3优秀赛区组织奖:赛区积分前三名的组织单位(奖杯);
4优秀导师奖:年度总决赛冠亚季军的导师(奖金+证书);
5单场最佳PPT设计奖:单场观众投票数的第一名(奖金+证书)
6其他奖励:进入总决赛的所有选手,还将获得由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提供的精美奖品。并且每人获得一张2年有效期的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以及子刊eLight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发表论文免收APC费用的特权;邀请撰写特邀综述等。

看完是不是很心动呢,赶快参与线上报名吧!
报名网址:http://s.31url.cn/uBjvC8z2

或扫描二维码参与报名,快快行动吧!

图片



来源|中国光学

排版 | 孙菲

复审 | 左超

终审 | 徐峰


SCILab 官方公众号
SCILab 官方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