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验室博士生卢林芃荣获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501
2022年12月24日,2022年度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评审会线上召开,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龚旗煌院士主持。我实验室博士生卢林芃获“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这也是本实验室走出的第五个王大珩光学奖(此前我实验室左超教授、孙佳嵩副教授、博士生范瑶、博士生钱佳铭分别荣获该奖项)。 卢林芃,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光学工程专业2018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显微成像技术。科研方面,卢林芃主要进行非干涉定量相位成像技术的研究工作,特别在显微定量相位成像领域具有较多的工作积累。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5篇(10篇SCI期刊论文,2篇E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其中,以第一/共一作者在PhotoniX(IF:19.818)、Advanced Photonics(IF:13.582)等国际光学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研究成果被SPIE Newsroom、AZO OPTICS、News achieve等亮点报道数次,谷歌学术引用量达四百余次(2022)。相关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2项(其中1项为国际专利),软件著作权1项,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嘉许银奖”。参加OSA以及SPIE旗下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6次,口头报告3次,发表国际会议论文6篇,获光子与光学工程国际会议(icOPEN)“青年女科学家奖”(2022)。并担任OSA Publishing、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期刊审稿人,审稿十余次。 竞赛方面,卢林芃多次参加学术、科创竞赛,曾获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全国百强(2022),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负责人,2019),“海创江南”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第一名”(项目负责人,2022),“创客中国”江苏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百强”(项目负责人,2022),第十届“赢在南京”青年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奖”(项目负责人,2022)等;获国家奖学金(2021)、北方工业奖学金(2021)等奖学金;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22),“优秀博士培养对象”(2021),南京理工大学“五四奖章”(2020),“优秀研究生团队”(团队负责人,2019),“优秀研究生”(2019)等荣誉称号。 对于此次获奖,卢林芃说:“上述成果离不开南京理工大学的平台支持与SCILab实验室的专业培养。然而,感佩于王大珩的光学精神,自己的付出与努力仍需再接再厉。在未来的科研路中,我会继续脚踏实地、努力扎实基础。不断思考,不断发现,不断学习!” “王大珩光学奖”设立于1996年,由中国近代光学奠基人王大珩院士出资在中国光学学会设立,旨在促进中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中国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高校青年学生奋发向上,创新进取。奖项至今已设立26年,评选19届,先后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奖者35名,学生光学奖获奖者351名。许多获奖人员成为学有成就的科学家,贡献突出,其中多人担任科技部门、科研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的负责人。据悉,2022年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共评选出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获得者4名,高校学生光学奖获得者3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