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Computational Imaging (SCI) Lab
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

文章简介

电光学院第246期博闻讲堂 ——智能计算光电探测方向介绍暨第十七届研电赛经验分享

390
发表时间:2022-10-11 11:21作者:孙珠珠c来源:SCILab网址:http://www.scilaboratory.com

10月7日下午两点半,电光学院研究生会在院办报告厅成功举办第246期博闻讲堂,我实验室2019级光学工程博士生——王博文,导师为左超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光电成像探测,此次被邀请为本期博闻讲堂的主讲人,王博文在“兆易创新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商业计划书专项赛获一等奖,本次讲座主题为“光影流转-亿像素红外智能计算成像的开拓者”暨第十七届研电赛的竞赛经验分享。


1111.jpg


王博文,电光学院光学工程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远场超分辨成像探测,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基于孔径编码的像素超分辨成像技术、非干涉合成孔径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跨模态高分辨成像技术。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12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受理发明专利3项,获得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第十四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等。


222.jpg


王博文从项目选择、内容选择和参赛事项等方面出发进行了经验分享。首先,他介绍了研电赛的参赛时间、参赛内容、和参赛流程,让在座同学对研电赛有了大致了解。随后,他从自己的实际经历出发,讲述了自己的参赛历程和收获体验。讲座最后,王博文就现场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答疑互动。

报告简介: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王博文为同学们介绍了我们实验室在光学显微、光学计量、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遥感监测领域的研究。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有关他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为同学们科普了何为计算成像,采用前端物理的光学调控与后端数字域的信息处理有机结合,突破传统光学成像的限制,有效解决看不清、看不远、看不广、看不见的问题。

第二部分内容是参加研电赛比赛的项目展示环节,他首先介绍了孔径编码超分辨远场成像技术,该技术通过最优编码调控获得不同的系统点扩散函数对原始场景进行多次采样,结合非相干傅里叶叠层成像算法最终获得“像素级”亚成像。针对传统光电系统面临着无法同时获取高分辨与广域视场信息以满足态势感知及精细探测识别的需求的问题,王博文围绕“看不清”“看不广”“看不见”三个角度,详细介绍了孔径编码像素超分辨成像技术、非相干合成孔径成像技术、融合型夜视装备。

第三部分内容是介绍了关于研电赛商专赛比赛模式。商专赛需要包含作品解决背景、项目意义、以及关键技术,介绍团队、市场分析、营销策略、财务分析等部分的内容。最后,他还为同学们介绍了几款备赛期间使用建模和渲染软件,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33333.jpg


本次讲座王博文以第十七届研电赛的竞赛经验分享为中心,为大家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及参赛经验,让相关专业的同学受益良多。王博文说“ 此次参加研电赛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同各个高校优秀选手之间的交流研讨,也有助于我们今后进一步开拓思路,提升科研能力,增强个人素养。感谢我们团队各位同学的辛勤付出与通力合作,也感谢学院对于本次参赛的大力支持。”

我实验室历来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前沿技术及应用领域,尤其注重底层硬件和软件创新,积极参加专业赛事,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国际化发展的大潮流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更应该勇于承担起时代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远大理想,真正成长为能够有力支撑国家发展的优秀科研人员。






SCILab 官方公众号
SCILab 官方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