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我和国旗同框|南京理工大学的使命:为国防事业奋斗终身18
发表时间:2019-09-22 18:17来源:央视新闻网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5336946174050873&wfr=spider&for=pc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发起的“我和国旗同框”活动,日前走进南京理工大学。5000多名新入学的学生和老中青三代教师一起在国旗下唱响《歌唱祖国》。 当天一早,南京理工大学的操场上就响起了庄严的国歌声,今年新入学的同学和学校老中青三代教师代表共5000多人共同参加了升旗仪式,向冉冉升起的国旗敬礼。随后,所有人在国旗下齐声合唱《歌唱祖国》。大家主动与国旗同框合影,现场气氛热烈。 南京理工大学学生 陈嘉伟:内心非常激动,就是热泪盈眶的那种。 南京理工大学学生 黄思行:因为国旗它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它是一种很神圣的存在。我们作为青年学生,也应该主动和国旗站在一起,表示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与责任。和国旗同框告诉我们,应该承担起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身为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同时也是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王泽山院士当天也来参加了活动。王泽山长期从事国防科研工作,现在虽然已经是一名84岁的老人,但还坚持在野外甚至是戈壁开展科研工作。 南京理工大学教师、国家工程院院士 王泽山:为我们国家铸利器这个使命对于我来讲是永远的,要走到底。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是应该永远坚持奋斗的目标,也是我终身的使命。作为国防科研类院校,南京理工大学许多科研团队从事的工作往往都是秘密进行,不能公开。但每当取得科研成果时,那种不能说的喜悦却让每一个参与者更加自豪。 南京理工大学教师、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 陈光:虽然是不能说、不能提,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哪些东西在为国家所用,我们是深藏于心的自豪。科技强军、科技强国就是我们的使命。我和我的学生们第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一定要做对国家有用的研究,可以没有名没有利,但是一定是做出了国家最好、最需要的成果。 在活动现场,除了老一辈的教师代表,还有许多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他们表示,自己手中挥舞的国旗其实也是一枚接力棒。 南京理工大学教师 冯世杰:我觉得强大的国防是我们的初心,更是我们的使命。我想把他们当做我的榜样,我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他们勇于创新、不怕困难的一种精神,能够传承下去。我一定会把这个接力棒接好,并且我们也会做好自己,然后把这个接力棒再传给新一代的年轻教师,让他们再不断前进。(央视记者 杨光 唐高林 徐大为 徐靖炜 毛成坤 黄成)
文章分类:
个人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