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点亮未来的“理”系列科普讲座——勇担我国光学精密仪器自强使命 引领计算光学相位成像国际前沿278
2022年4月24日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强势推出点亮未来的“理”系列科普讲座,作为学校开讲第一人,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左超教授开展了题为《勇担我国光学精密仪器自强使命 引领计算光学相位成像国际前沿》 直播讲座,从计算光学成像的定义、用途、发展现状、未来方向以及从业途径五个方面,深入浅出的向观众介绍了计算光学成像的相关知识,并在三个直播平台同步播放,累计在线收看人数达到两万余人,收获了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左一为左超教授 此次讲座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计算光学成像的定义,人类所感受的外界信息有80%来自于人眼,而人眼又受到时间、空间、灵敏度、光谱、分辨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借用光电成像器件来弥补人眼的不足,而相较于传统的数字图像处理,计算光学成像没有把后端数字域的信息处理作为后处理步骤,而是将前端物理的光学调控与后端数字域的信息处理有机结合,是一种间接成像机制。 第二部分是计算光学成像的用途。虽然传统成像技术也拓展了人眼的视觉局限,但在空间分辨、时间分辨、光谱分辨、信息维度、灵敏度上有着很多的发展空间,也存在着看不见、看不清、看不深、看不快、看不广的问题,而计算光学成像可以很好的突破传统成像技术的限制性因素并提供新的思路。现如今,光电成像系统和光学仪器已经成为了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不可获缺的重要工具。 第三个部分是计算光学成像的发展现状。左超教授就传统光学“所见即所得”的强度成像机制重点问题,将光学调控和信息处理有机结合,组建了自己的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围绕着计算光学成像技术与仪器研制开展了十余年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并通过实验室自主研发的计算光学成像技术与仪器,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成像技术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解决了看不见、看不广、看不清等问题。
第四部分是计算光学成像的未来发展方向。左超教授表示:“对于我们科研人来说,永远是朝着世界一流的技术发展的。”近五年,在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左超教授组建的智能计算成像实验室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得了68项国内专利、20项国际专利和9项美国专利,还获得了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的最高奖项,相关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并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左超教授向观众详细地介绍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对计算光学成像的赋能作用,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计算成像领域,用它来分析图像或者三维影像,在传统技术失效的时候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五个部分是计算光学成像的从业途径。经过左超教授深入浅出的介绍,不少同学都对计算光学成像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如何进入到这个行业,左超教授主动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学院专业,南京理工大学作为211工程学科优势平台以及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电子技术专业在2009年就已经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在全国高校中都是名类前茅的,而光学工程专业更是学校光电信息中的龙头学科,最后也表示了对各位报考南京理工大学的欢迎。 讲座末尾,左超教授还解答了同学们的一些问题。在问到有关计算光学显微成像、相位复原的科普读物时,左超教授向同学们推荐了红外与激光工程中的《计算光学成像:何来、何处、何去、何从》,这本书籍对今天讲座的内容有更深入系统的介绍,可以加深对这个计算光电成像的了解。在问到为何从事这个行业时,左超教授表示自己从小都对物理比较感兴趣,也是偶然的缘故,在这个行业发现了自己热爱的东西,就一直从事至今。在问到我国光学计算成像的世界地位时,左超教授表示;“虽然起步慢一点,但并不晚,我们国家发展十分迅速,很多研究工作都可以和国外同行媲美,甚至在有些领域,已经能引领这个学科的发展,整体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景象。”在问到双非院校能否报考他的研究生时,左超教授明确表示:“自己也是从双非院校一路走过的,天道酬勤,只要努力都会欢迎,只要大家有基本的这个理工科的基础,能够在这个学科找到能够让你发光发热的点,就欢迎大家报考。” 最后,如果还有同学没有赶上这场精彩的直播讲座,可以点击 → 观看直播课程回放。 |